Copyright www.modelingchris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紀委監委版權所有
魯公網安備 37010302000911號 魯ICP備05019079號-2 技術支持: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
來源: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時間:2021-12-28
打造紅色廉潔文化品牌 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
王龍功
蒙陰是革命老區、紅色熱土,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,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厚。革命戰爭年代,蒙陰境內發生過孟良崮戰役等著名戰斗,涌現出支前模范“沂蒙六姐妹”等一批英模人物,陳毅、羅榮桓、徐向前、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戰斗過,全縣鄉鄉有紅嫂、村村有烈士,黨政軍民水乳交融、生死與共,共同鑄就了偉大的沂蒙精神。近年來,蒙陰縣積極挖掘提煉紅色資源中的廉潔元素,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紅色廉潔文化品牌,引導黨員干部涵養廉潔品格,自覺修身律己,厚植“不想腐”的土壤,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。
深耕紅色廉潔文化沃土。紅色基因是新時代廉潔文化的源頭活水。蒙陰縣按照“找人物、找文物、找史料”的思路,通過查閱歷史資料、征集紅色廉潔故事、老黨員“口述歷史”等方式,從四個方面深挖紅色廉潔文化資源。對黨忠誠、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。挖掘山東省委早期領導人劉曉浦、劉一夢叔侄視富貴如浮云、為堅守信仰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,“燕翼堂”劉氏族人舉家姓共跟黨走,陳若克臨刑前“血奶”喂女等事跡,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,堅守共產黨人的風骨、氣節和操守,做到以信念和人格立身。熱愛人民、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。挖掘羅榮桓為救群眾三讓青霉素,人民軍隊挖野菜遠離村莊、撤離前“滿缸凈院”等史料,引導黨員干部厚植為民情懷,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努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。不怕犧牲、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。挖掘“沂蒙六姐妹”冒著敵人的炮火搶送彈藥,“紅嫂”宋炳鋒喊出“誰第一個報名參軍俺就嫁給誰”等故事,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,平常時候看得出來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、危難關頭豁得出來。清正廉潔、永葆本色的道德操守。挖掘首任民選“莊戶縣長”楊荊石廉潔奉公、不徇私情,“沂蒙六姐妹”教育后代本本分分做人、憑本事吃飯、不準“走后門”等素材,引導黨員干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,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。
講好紅色廉潔文化故事。讓紅色廉潔教育成為黨員干部“日用而不覺”的行為習慣,在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中感悟廉潔、見賢思齊,需要把紅色廉潔故事講好、講新、講出味道。蒙陰縣通過編寫教育讀本、拍攝微電影微視頻、編演文藝節目等形式,多渠道、多角度呈現紅色廉潔文化,使其成為干部廉德教育的鮮活教材。講好紀律故事。孟良崮戰役期間,沂蒙根據地雖然距延安數千里之遙,但只要黨中央一聲令下、一個電報,都能堅決、徹底地貫徹執行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,根據孟良崮戰役中的紀律規矩素材,我們拍攝了微視頻《“嘀嗒”“嘀嗒”就是黨中央的聲音》,通過“崮鄉清風”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廣泛傳播,增強了黨員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。講好作風故事。1939年學者梁漱溟先后到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駐地和沂蒙根據地考察,通過“兩頓飯”看到了國民黨的享樂奢靡和共產黨的艱苦樸素,看清了中國革命的前途。我們在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時經常引用這則史料,引導黨員干部從黨史中汲取營養智慧,把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。講好家風故事。蒙陰籍抗戰老戰士公維仕1949年寫給妻子的一封信,歷經70余載歲月風雨被完好地保存下來,最近又被國家博物館收藏。根據這封珍貴家書,我們整理撰寫《紅色家書里的家國情》《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風》,分別被中國紀檢監察報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采用,組織拍攝專題片《紅色家風代代傳》,編印《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》《紅色家書》等書籍,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對大我與小我、責任與擔當、紀律與自由等的深沉思考。
放大紅色廉潔文化效應。紅色廉潔文化的傳播同樣需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我們精準把握時代脈搏,適應多元傳播需求,加強理念創新、機制創新、手段創新,讓紅色廉潔文化在新時代不斷發揚光大。建“廉”點。在縣稅務局、縣農商銀行、岱崮鎮岱崮村、垛莊鎮后里村等地建立紅色廉潔文化示范點,讓縣鄉村三級干部就近接受教育,感受紅色味道、廉潔氣息。串“廉”線。作為全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、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,蒙陰縣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到哪里,廉潔文化就延伸到哪里,在全縣100余個生態村沿線建立廉潔文化長廊,讓綠色生態與紅色廉潔文化交相輝映、相得益彰。拓“廉”面。圍繞黨員干部、青少年學生、社會大眾三個層面,狠抓行業廉潔文化、校園廉潔文化、“草根”廉潔文化建設,廣泛開展原創廉潔故事、歌詞、漫畫及家風家訓等的征集評選活動,組織創作編寫《中小學生清廉文化讀本》《圖說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》等系列讀本,發動民間文藝團體自編自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進行巡回演出,小品《何必當初》、快板《反腐倡廉惠民生》、說唱《作風建設三句半》等深受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歡迎。(作者系蒙陰縣委常委、縣紀委書記、縣監委代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