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www.modelingchris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紀委監委版權所有
魯公網安備 37010302000911號 魯ICP備05019079號-2 技術支持: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
來源: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時間:2021-12-07
汲取范公文化養分 涵養廉潔力量
張慶華
鄒平市,古稱梁鄒,歷史悠久、底蘊深厚,北宋名相范仲淹曾在這里度過青少年時代。近年來,鄒平市以打造文化“兩創”標桿為目標,以宣傳本土范公精神為切入點,從“點”上發力,在“線”上延伸,到“面”上聯動,讓廉潔文化在一體推進“三不”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,促進黨風政風和民風社風持續好轉。
“點”上用力,提煉范公精神“廉元素”。在鄒平市黛溪公園,矗立著一座范仲淹雕像,市民親切地稱之為“范公像”。范仲淹幼年喪父,貧苦無依,少年求學來到鄒平,“斷齏畫粥”的故事在當地家喻戶曉。寄讀于醴泉寺期間,他每日煮稀粥冷卻后劃成四塊,早晚各兩塊充饑,只有腌菜切碎后佐粥。正是在這種清苦的環境中,培養出了范仲淹清勁剛正的風骨。范仲淹一生憂國憂民,出將入相,勤政愛民,清正廉潔。他在《家訓》中提出“謙恭尚廉潔,絕戒驕傲情”“處事行八德,修身率祖神”,無不體現了廉的思想?!熬訌R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”,范仲淹終生秉持責任、廉潔與擔當精神,與我們共產黨人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價值標尺是一致的。近年來,鄒平市紀委監委圍繞范仲淹傳統文化資源,組織“范公故里梁鄒清風”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,累計策劃教育專題近百個。以范仲淹青少年時代經歷為題材,創編古裝劇《青年范仲淹》、呂劇《長白寒儒》,進行巡回演出,弘揚“憂樂”文化,2019年呂劇《長白寒儒》獲得第十一屆山東省“泰山文藝獎”。今年9月,中國書法家協會藝委會在鄒平舉辦“先憂后樂—苗培紅書頌范公專題書法作品展”。依托范公祠建設廉政教育基地,投資1300余萬元對范公祠進行修繕,建設范公小學和范公廣場,連續15年舉辦“范公讀書文化節”,深入研究范仲淹家規家訓,使“先憂后樂”精神在鄒平得到廣泛傳承。利用現代網絡傳播優勢,創作《范仲淹廉政動漫故事》動畫片在各媒體播放,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廉潔教育正能量。
“線”上延伸,樹立身邊典型“廉示范”。廉,從狹義上講是指為政者廉潔從政,慎用權力,做到不貪污,不挪用,不索賄受賄;從廣義上來說,則指全民、全社會勤勞簡樸,樂善好施,形成勤廉之風。鄒平市2600多年的歷史上,不僅有范仲淹“憂樂”文化,而且沉淀了陳仲子、劉徽、伏生、梁漱溟等一批名人文化資源?;诖?,我們編印了《鄒平歷代縣志廉文化舉要》,收錄包含范仲淹在內自戰國陳仲子至民國王漁洋等28位歷代先賢的生平、著述、思想,旨在以狹義之廉,撬動廣義之廉,在全社會充盈清風正氣。成風化人,基礎在風,路徑在化,關鍵在人。近年來,鄒平市紀委監委抓住“人”這個關鍵,對一批群眾身邊的道德模范、勞動模范、優秀教師、感動人物、最美人物,同步展開跟蹤報道。以全國道德模范曲冬梅孝老愛親事例拍攝農村微電影《曲冬梅》,“感動濱州人物”王磊、王剛等一批典型人物事跡,先后在中央、省、市媒體平臺刊發,不斷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引導,激揚社會勤廉正氣。同時,將廉潔文化嵌入家風家訓館等文化場館建設中,形成全市串線成片的廉潔文化地圖。今年建成鄒平家風館,集中展示了范仲淹、梁漱溟、馬耀南、李廣田等鄒平歷史名人修身律己、廉潔齊家的感人事跡,以及朱氏、袁氏等16個家族的家風家訓,成為集家風家訓展示、家風教育宣講、家風培養體驗、家教指導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教育基地。家風館開館后,輔以開展道德講堂、廉潔故事分享會、學家風誦家訓等,讓“做人一身正氣,為官一塵不染”的理念厚植每位參觀者心中。
“面”上聯動,打造文化教育“廉品牌”。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營養,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向基層延伸,創設“梁鄒清風”廉潔文化品牌,實現具有鄒平辨識度的廉潔文化建設。2020年以來,鄒平市紀委監委啟動清廉村居建設,在依托“范公精神”的基礎上,從全市歷史文化、名人鄉賢、村情村史中挖掘整合廉潔文化資源,深入挖掘本地清官廉吏事跡、家規家風家訓中的廉潔因子,推動廉潔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。相繼建設了賀家村廉潔文化長廊、黃河法治廉潔文化廣場、明湖廉潔文化廣場、韓店廉潔文化公園、高新街道司家廉潔文化廣場等一批鄉村廉潔文化示范點和教育基地。比如,焦橋鎮依托袁守侗故居打造鄉土氣息濃郁的廉潔文化教育基地,變“故居”為“基地”、“祠堂”為“學堂”,讓傳承300年的家訓族規再煥新彩。同時,突出守正創新,強化藝術創作,鼓勵黨員干部將優秀傳統廉政題材融入書法、歌曲、文學作品等創作,將廉潔文化內涵以膾炙人口、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給群眾。今年村“兩委”換屆期間,在微信號和抖音號開設“魯韻清音”專欄,將廉潔文化與呂劇、山東快書等民間藝術有機結合,編寫《廉字歌》,創作《換屆紀律記心間》《紀委監委都管啥》等一批更接地氣的“土味”廉潔文化產品,開展紀法宣傳教育,起到良好效果。舉辦“清風廉聯”楹聯大賽,征集到全國各地176名作者的389幅作品,并邀請書法愛好者將部分作品寫成春聯送到群眾手中,提醒干部群眾常讀廉聯、常思守廉,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中拓展廉潔文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。(作者系中共鄒平市委常委、市紀委書記、市監委主任)